发布时间: 2022年7月26日 来源: 人民日报

  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,有活力、有灵性,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、稳就业的主力支撑。本版近期推出系列报道,并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开设意见建议征集专题页面,了解中小微企业经营难题。截至目前,收到留言和来信近3000条,多地多部门积极回复办理,相关问题陆续解决,帮助一批中小微企业克服当前困难、实现平稳健康发展。


  房租、贷款、补贴是中小微企业反映集中的“燃眉之急”


  此次征集中,房屋租金减免、普惠金融贷款、补贴足额发放等成为中小微企业反映集中的“燃眉之急”,在留言和来信中占比分别为50%、20%和16%。


  在北京市经营一家艺术工作室的徐先生表示,受疫情影响,今年前4月几乎没有收入,“员工工资要开、房租要交,压力很大”。5月底有了转机,“我去续签合同时,房东告诉我未来半年免租了!”原来,北京市出台助企纾困措施,总计帮他减免了近120万元房租。


  江苏省扬州市的高先生经营一家物流企业,为天然气厂家做公路运输配套服务,但受疫情影响,长三角地区相关厂家没有开工。“每月要偿还40万元贷款,最近实在拿不出钱。”高先生希望银行能够增贷,帮他渡过难关。收到留言后,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与当地银行沟通,工作人员当天下午就上门对接,增贷事宜已提上日程。


  浙江省丽水市一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张女士来信说:“受疫情影响,养老院一度没有新客户入住,工作人员却长期在院里吃住。收入减少,运营成本不断增加。”对此,当地及时向民办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纾困补贴。“6万余元到账,缓解了运营压力。”张女士说。


  承租国有房屋减免3—6个月租金,设半年费用缓缴期,坚持用水、用电、用气“欠费不停供”,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%提高至2%,优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……国务院从六方面出台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,其中14条24处支持中小微企业,拿出“真金白银”帮助市场主体。


  “降成本,是增强企业获得感的重要一环。减租、增贷、补贴3种举措聚焦经营成本,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。”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表示,政策瞄准痛点,还需地方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。这3种举措作用机制明确,在保市场主体、保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,“由于各地财政、金融状况不同,建议地方结合自身实际,对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找不足、寻突破,确保纾困政策切实惠及中小微企业。”


  加大金融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,提振市场主体信心


  云南省昆明市网友留言:“我是90后,自己创业做粮食贸易,生意不太好做,希望能为小企业提供低息创业贷款”;上海市一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负责人来信反映:“公司规模小,没什么资产能抵押,拿不到贷款继续扩大发展”;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旅游从业者谢先生留言建议:“关注旅游业发展困难,对企业逾期贷款实施有效可行的重组、展期或借新还旧”……上半年,为流动资金犯愁的中小微企业不在少数。在留言和来信中,个体零售业、服务业反映较多,从回复和办结率看,加大金融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,成效明显。


  在浙江省桐乡市,嘉凯纺织服装公司长期服务各大品牌,往年秋冬季营业额超700多万元。“今年还不到300万元,缩减了将近60%。”企业负责人朱先生表示,“3月份的订货会因为疫情形势复杂没有办成,下单延期,订单量缩减严重。当时,我们的资金链就要断了,银行贷款也还不上。”


  眼看企业面临歇业危机,朱先生通过留言反映经营困难。对此,当地梧桐街道经发中心上门了解情况,及时协调相关银行对接。经过协商,为朱先生做了50万元的资金调头。“这相当于延期还贷50万元。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我,一年后如果还受疫情影响,会继续帮我周转资金。”朱先生说,相关部门和银行从政策到服务都很给力,“最近疫情形势有所好转,营业额恢复增长,我更有底气和信心了”。


  数据显示,6月末,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.8%,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.6个百分点;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239万户,同比增长36.8%。“企业部门贷款持续增长,是信贷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。”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,今年以来,金融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,提振市场主体信心。


  据了解,上半年,人民银行强化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政策支持,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等政策措施:一方面,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,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,强化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,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、能力和可持续性;另一方面,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应用,通过线下主动走访、线上服务平台推送等,畅通银企对接渠道。目前,全国共建立包含64.8万家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名录库,累计发放贷款9.6万亿元。与此同时,上半年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2155亿元,有效拓宽中小银行信贷资金来源。


  王晋斌认为,下一步应继续落实落细“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”“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”等已出台举措,提高资本市场融合效率,引导金融工具创新,建立小微企业、绿色企业、“双创”企业绿色通道,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支持和政企合作资源。


  从政策到服务打出“组合拳”,各方参与纾困帮扶的氛围正在形成


  中小企业好,中国经济才会好。今年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,围绕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,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,形成从政策到服务的“组合拳”。


  看政策,针对性强、覆盖面广、协同度高——


  国家层面出台各类政策举措,从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、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等多个方面,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。各地也出台具体措施,让“真金白银”落到实处。浙江省温州市为相关市场主体减免租金4.06亿元,惠及1.73万承租户;辽宁省鞍山市为1.7万户企业减征失业保险费5900万元,办理缓缴社保费391.81万元……这些政策措施和前期已出台的政策形成合力,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现金流不足、还本付息压力较大、市场需求持续不振等实际困难。


  看服务,推动不漏户不漏人、“应享尽享”——


  工信部深入实施“一起益企”中小企业服务、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“携手行动”、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等4个专项行动,聚焦短板弱项,组织各类优质资源进企业,提供精准高效服务。全国工商联会同多家行业协会及金融机构,连续开展“助微计划”。过去两年,参与该计划的金融机构平均每月服务小微客户超300万家,累计放贷超4万亿元……


  据此次留言和来信情况看,从中央到地方,从行业到平台,各方参与纾困帮扶中小微企业的氛围正在形成。尤其是平台经济发挥了激活民间投资的作用,为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“输血补气”。比如,一段时间以来,旅游业受疫情冲击明显。作为在线旅游平台,携程集团助力地方乡村品牌建设,线上线下多渠道拓展乡村旅游产品销售,与多地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度假农庄,从人才培训、经验推广等方面带动当地中小微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

  1.6亿多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,是扩大就业、促进创业、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。未来,稳住市场主体的纾困效果将持续显现。不少网民和读者表示,希望各地靠前发力、适当加力,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,尽早对稳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。



关于我们技术支持本网招聘特别声明
京ICP备17022951号-2   京公网备案 11040102700068号
联系方式:010-68574465